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引导广大同学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热点,明确责任使命,人文与管理学院于 12 月 7 日16:00在笃学楼1-5举办了“金秋辩论赛”第一场半决赛。此次比赛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与支持,出席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嘉宾有院辩论队队长胡静、院辩论队副队长罗涛、院学生会副主席文午中、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戚吉丽和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余姝贝。
![](/__local/2/F5/EA/EFA2347D7B009B2A2B15AA2F723_0044358D_1DB5E.jpg)
第一场为正方201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对反方2018级健康服务与管理(1)班就“非自愿行为是否有道德”展开辩论。比赛过程中,正方以“花木兰从军”以及“偷税漏税”等被认作是非自愿行为而展开论述,而反方则认为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是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双方辩论选手旁征博引基于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给大家列举了一桩桩鲜明的案例,在立论与论证过程中,更是表现了良好的法学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为大家展现了一出精彩纷呈的比赛。最后2018级劳保(2)班略胜一筹的获得胜利,院辩论队队长胡静为此作出了精彩点评。
![19226](/__local/7/8D/EC/FB96524FB10BB7ACE1D3E78D3C3_13ADA94C_19226.jpg)
第二场半决赛,正方与反方分别为2018级应用心理学(1)班、2017级法学班,他们对大数据时代,保护还是发挥个人信息谁更值得被提倡进行辩论。开宗明义,正方指出现代社会有恶意软件的病毒二维码正侵犯着我们的隐私,破坏个人信息安全并对社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保护经济效益更值得被提倡;反方辩手则针对“个人信息安全”和“发挥个人信息效益”何者对社会更有利作出了比较,提出了精准扶贫的例子,解释说明国家利用大数据对贫困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调查从而下乡扶贫,为众多贫困户带来便利;在场的辩手们妙语连珠,将理论与现实结合,互不相让,激起场下的观众掌声连连,最后,2017级法学班因立论明确,举例契合论点获得了第二场半决赛的胜利,评委代表院辩论队副队长罗涛进行点评和鼓舞,分别指出了各自需要改进和肯定的地方。
![1E330](/__local/E/DA/FF/A13B26A8D9DE9CBADFF50E2303F_197384D0_1E330.jpg)
![2514F](/__local/6/92/BF/2BCB014B952C24A2CA59159B848_90BDB84B_2514F.jpg)
此次半决赛虽然结束,但选手们流利的口才、超人的应变能力依然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亦让本次辩论赛再次升温,期待他们愈战愈勇,在接下来的决赛中为我们带来更精彩的表现。